廈門兩名學生獲科技創新國家榮譽
第八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頒獎大會於近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其中兩位獲獎者是來自廈門的廈門一中高一年級(原廈門一中初中畢業)李超予和廈大生命科學學院2010級碩士李陽。其中,李超予以擁有四項國家專利和取得30多項市級以上科技創新獎牌的成績而獲此殊榮。
李超予上小學三年級時,學校組織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科技輔導老師布置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大家找一找,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了什麼困難的事情?當時,由於李超予的家離學校比較遠,經常在上下學路上花費很多時間。他就想: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解決十字路口堵車問題呢?這最終促成他完成了第一個發明作品:免紅綠燈十字路口道路系統。這個項目先后在第六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比賽、第六屆國際發明展覽會、第23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賽事中取得佳績,這大大鼓舞了李超予的創新興趣與熱情。
於是,李超予開始關注身邊的事,凡遇到事情都多問個為什麼。從課堂上的電磁鐵知識學習到“電磁感應演示儀”,從葡萄酒瓶的開啟到“便捷開啟的軟木瓶塞”,從家裡損壞的水管接頭斷頭到 “螺紋斷頭清退鉸錐”,他的每一項發明,都是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觀察、思考的結果。在李超予看來,隻要能保持好奇心,細心留意身邊的事物並思考,或許在不經意間,一項發明創新就誕生了。
據介紹,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是按照鄧小平同志遺願,面向青少年設立的最高榮譽,由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全國少工委共同設立的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勵基金,主要獎勵在校大、中、小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