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个车位变五个 中学生为厦门停车难开药方
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8月初已经在南京决出胜负,全国共有66个一等奖,双十中学高中文科生张挺因为研究厦门“停车难”,凭借名为《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和“云服务” 破解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课题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这也是厦门市唯一获得一等奖的项目。
张挺为厦门“停车难”开出的药方是:通过建立全市的车位信息系统以及让单位和个人的车位闲暇时出租,使现有的16万车位“周转”起来,并翻几番。
构想 运用云技术 盘活现有车位
发布车位信息提供预约
在张挺看来,如果把厦门现有的车位全部统一调度的话,16万个车位可变身80万个——以每个车位实现日周转5次计算,便可满足80万车次以上的停车需求。据说这还是保守估计——国际惯例,每个公共停车位日周转率可按3-7次计算。
那么,如何统一调度?张挺的设想是:建立一个全市“车位资源云服务平台”,这个类似车位调度中心的平台不仅登记有全市所有车位的信息,还有它们的实时状况,即通过安装在车位上的探测器,让车位调度中心知道,这个车位目前是“忙时”还是“闲时”?
在接收分布在全市各处的车位的实况后,这个云服务平台可以发布车位信息。张挺说,在到达目的地前,人们可通过手机、iPad等工具,查询附近是否有停车位。一旦发现有空位,马上进行预约。
但也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这位文科生设计出一个计算机模型:如果预约时间超过一定时限,例如10分钟,那么,预约取消。为了防止有人没事预约着玩,张挺提出建立车位预约诚信库,即同一个人如果爽约多次,那么,果断将其列入黑名单。
租借私人闲暇车位
张挺还盯上了厦门的非公共车位。厦门目前16万个车位中,大约70%是非公共车位,即属于单位和个人的。
非公共车位的特点是:属于单位的车位,晚上基本是空的,而私人车位,上班时间普遍唱“空城计”,张挺认为,这太浪费了。他因此想出了让这些非公共车位在闲暇时出租的方法,即有偿周转。比如,林先生开车上班后,他可以把自己车位挂牌出租。
张挺举例,如果一个车位一小时收费5元,那么,一部分给车场管理者,一部分给车位拥有者。他为此在私家车主中进行调查,八成以上认为,如果有专业运营公司来管理私家车位的话,自己愿意将闲暇时的车位出租。私家车主或单位可设定出租时间。张挺说, 以现在的信息技术,上述都是可以实现的。
成果 研究结果被列为议案
张挺的指导老师、双十中学陈紫燕老师认为,这项研究之所以能获得全国大奖,主要原因在于:他并不是从增加车位入手,而把重点放在如何最大限度的盘活已有车位资源。
张挺昨天说,他的调查发现,2011年底到2013年初,厦门车位的增长速度为12%,而此间汽车保有量的增幅却达到31%,换句话说,仅仅靠扩建新的停车位的“硬扩张”来解决“停车难”并不现实。
张挺从2011年底开始课题的研究,为了知道厦门停车有多难,这位高中生穿着校服,带着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到小区、到商场调查。
在一年多的调查基础上才产生的研究,没有被归类为“纸上谈兵”,张挺说,研究结果也被市人大、市政协列为议案和提案。陈紫燕说,在创新大赛中,这一研究不仅获得一等奖,还获得广东省科学学会专项奖。